合作者|传媒者|分享
    二维码
您的位置:首页 > 党建专栏 > 企业文化 > 员工作品
员工作品

读贾平凹《自在独行》有感—付雅静

添加时间:2020-08-21 17:11:30   浏览次数:6014  

       出于“外貌至上”理念80后的我,之前不愿意把时间消磨在贾老的文字上,对他文字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絮絮叨叨,夹杂很多土语的老式写作风格上。不想,不经意间看到综艺节目《朗读者》,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《写给母亲》,平淡的语言,细碎琐屑如话家常,却让我听了心弦触动涕泪沾襟。才顿悟生活在热闹喧嚣现代都市中,有时我们真的需要慢下来,追寻一份心底的宁静。有幸作为单位读书活动的参与者,我拿到了我期待许久的书—贾平凹《自在独行》。

       总是选择夜深了,整个城市寂静了,抱着这本书坐在床边的台灯下看,才觉得跟贾平凹的独行世界更为贴切。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,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安宁。人生在世,会有许多不如意,能给自己的或许只是一份自在,不必在意众多人的想法,不必考虑太多的事故,一本书,一杯茶,一个角落,享受那份怡然自得。

       一、写情感

       书的第一篇《纺车声声》就提到了她的母亲,“如今,我一听见“嗡儿,嗡儿”的声音,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,黄黄的,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榆树梢上;院子里朦朦胧胧的,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;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”从情景刻画到人物描写,蕴意悠长,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情感和思绪。

       贾平凹的母亲,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。但这个女人了不得,虽普通却不认命,虽小脚却心宽得很。父亲被文革,日子不济,母亲坚持让孩子读书,日夜纺织。天灾欠收,母亲只撇稀饭上的汤喝,父母同甘共苦的爱情,对父亲的敬畏之情,母子情深的亲情,血浓于水的兄弟情都融化在了文字里,情是软的,字是润的。

       二、写社会

       我们用不着热羡和嫉妒他人的千般好,用不着哀叹和怨恨自己的万般苦,也用不着耻笑和贱看别人不如自己,生命的快活并不在于穷与富、贵与贱。

       “世上的事,认真不对,不认真更不对,执着不对,一切视作空也不对,平平常常,自自然然,如上山拜佛,见佛像了就磕头,磕了头,佛像还是佛像,你还是你——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 世之百态。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世态炎凉感,正是历经了人生得失、人情冷暖、背叛欺骗、劳燕分飞、趋炎附势、疾病缠身、虚以委蛇、勾心斗角,等等。作者才痛彻地把自己与世界剥离开来,宁静地走进孤独。我们行走在路上扮演着自己的主角,别人的配角,在各自的行走中吐出了一条线,社会便结成了网,纵横交错。我们都要求让路,结果都在路上拥挤。我们都想发出声音,结果无字无节,成了噪音。而社会的有序却在于我们的节制。“人不能圆满,圆满就要缺,求缺着才平安,才持静守神。”贾平凹道出了某种玄机。

       三、讲人生

       “日月交替一年,树就长出一圈。生命从一点起源,沿一条线的路回旋运动。无数个圈完成了生命的结束,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。”世间万物,都有其用。自尽其用,自欢乐。人生应行于天地,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,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说,这一生,我们不枉此行。
       “如果要认识我,等过三十年、四十年,某一日我死了,或许火化,高高的炼尸炉的烟囱里会冒出各种颜色的烟来,有一股清正之气,那才是我;或许土埋,坟墓上会长出许多花来,有一株散发幽香的,那才是我。”人生就是这样,有很多话想说,但又无从说起;有很多事已经意会,但又不可道出。只有等若干年后,你才会发现,人这一生不过是一次自在独行的修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