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者|传媒者|分享
    二维码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 > 单位新闻

保定日报刊登物勘院专题报道

来源:    作者:    添加时间:2025-11-11    浏览次数:72

       2025年11月11日,《保定日报》第四版刊登我院《国冶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—用精准数据“透视”大地》专题报道,深度展现我院以专业技术精准勘探、用数据力量“解码”大地的硬核实力与央企担当。

原文如下:

      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(简称物勘院)始建于1965年,隶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,是中央驻冀综合性国有地勘单位,作为物勘院企业化运营公司,国冶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(曾用名:正元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、中勘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)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质物化遥勘查技术体系最完备的综合性公司,下设资源勘查分公司、城市治理分公司、天泰电力科技公司、环保科技公司、武汉分公司、浙江分公司、内蒙古分公司等多个全资子公司,具备“空-地-井”全空间地质、物探、化探、遥感、测绘(以下称“地物化遥测”)五位一体作业能力,依托实力雄厚的技术装备及专业人才,持续为基础地质调查、能源及矿产资源勘查、水资源勘查、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、城市安全、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提供着高质量技术服务。

       至今,国冶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大量省部级科研项目,包括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《铁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体系及三维立体找矿示范研究》,科技部深地项目《深部资源典型矿集区应用示范》子课题,内蒙古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《河北烟筒山银铅锌矿三维建模及深部找矿预测应用示范》和《航空瞬变电磁法应用研究》等课题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全国约1/3的航空物探科技成果出自国冶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。该公司开展了十多项物化探及相关科研项目,包括《无人机磁矢量勘测系统研发》《航空物探遥感绿色勘查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》《构造叠加晕成晕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》《大规模剖分重磁电三维联合反演研发》。聘请滕吉文院士、殷长春教授、于生宝教授等担任顾问,并与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邓军院士团队、河北地质大学孙石达博士团队开展联合攻关等模式,所获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,取得显著社会效益。

       2010年至今,该公司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、其它奖项23项,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(其中日本发明专利 1 项),实用新型专利39项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,参与制定、修定标准10项。同时,连续两年承办“打造保定物探之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讨会”,宣传保定、推介保定,助力打造保定“物探之都”。

       该公司现有正高级工程师16人、副高级工程师76人,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2人、省级技术专家6人、总局首席专家2人、总局高级技术专家6人。该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科研装备百余套,包括航空光泵磁力仪、航空瞬变电磁仪、航空伽玛能谱仪、航空高光谱设备、地面电法综合站、双核旋磁力仪、高精度重力仪、手持伽玛能谱仪、节点地震仪、高能量震源车、高精度测绘仪器等,建有国家级资质化验室,设备总值约3亿元,为“地物化遥测”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仪器设备支撑。

       该公司雄厚技术实力为开展特色技术研发提供充分保障,先后被认证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、河北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中国地质学会“地质工作诚信单位”,建有保定市企业技术中心、中国地质学会资源勘查物探新技术创新基地,与中科院、吉林大学知名学者建立良好科研合作关系,科创成果前景可期。

       该公司的航空物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,地面物探、化探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其中在航磁三轴梯度测量、航磁三分量测量、航空电磁法测量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、地面二三维激电测深、化探构造叠加晕等领域具备特色技术和丰富的实践能力,可为地质矿产勘查提供全方位、定制化技术支撑。同时,该单位引进并革新地面重力、磁法、电法及二三维地震等诸多先进技术,高质量完成大量重大地勘任务。该公司依托“地物化遥测”技术体系,配备二三维地质雷达、浅震、高密度电法等大量工程物探技术装备,开展了许多环境影响评价、水土污染状况调查评估、城市地下病害体检测、工程勘察等具有高技术含量特点的工勘项目。

       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。该公司实施管理创新,建立高效、规范的管理体系,多年前即通过QSHE管理体系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;围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抢占重点攻关与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相关的物化探技术制高点,围绕打造保定“物探之都”,加快培育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
 

保定日报电子版链接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5s12le_DPjfvpxRghZnJRQ